三问北京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

 

来源:新华网

 

北京市人社局近日出台《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与落户密切相关的办法引起公众普遍关注。《办法》有哪些亮点?传递出什么信号?北京市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权威解答。

 

政策有哪些变化?

 

北京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落实《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营造发现、引进、培养、留用优秀毕业生制度环境,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宝贵人才资源作用,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制定《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

《办法》所指的毕业生是列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不属于定向和委托培养,就读最高学历期间未与任何单位存在劳动(录用/聘用)关系,按时取得学历学位的非北京常住户口应届毕业生。此次政策的一个主要变化是,毕业两年内初次就业的毕业生可参照应届毕业生执行该《办法》。

北京市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解释了何为“毕业两年内初次就业的毕业生”——户口保存在学校或原籍,档案保存在学校或户籍地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的未就业毕业生,或毕业后在拟引进的单位实现初次就业且工作满1年以上的毕业生,均为毕业两年内初次就业的毕业生。

此外,《办法》适当放宽毕业生年龄限制——本科生放宽至26周岁;硕士研究生放宽至30周岁;博士研究生仍为35周岁。

《办法》还细化了本科毕业生的引入范围。例如,北京地区高校、京外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本科毕业生纳入引进范围;文化行业、体育行业、郊区教师、郊区医疗卫生系统等相关岗位,均明确可引进相关院校的本科毕业生。

 

精准引进人才如何体现?

 

谈及《办法》的亮点,政策制定者给出的关键词是:精准。精准引进人才如何体现?北京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引进毕业生工作按照统筹总量、提升质量、保障重点的原则,实行精准引进、分级管理。

业内人士分析,出台引进毕业生政策的重点在于强化“四个中心”建设,保障城市发展运行。而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速推进,此次出台的《办法》对于重点规划实施、“两区”建设重点项目等给予了重点支持。

记者了解到,为达到精准引进效果,《办法》依据北京发展实际需求和人才急需紧缺程度开设“计划单列”,实行计划单列的引进项目须满足多项条件,今后将适时调整。专家分析,北京引进毕业生依然不会搞简单化的“大水漫灌”,而是突出契合实际的“精准滴灌”。

 

对企业招聘有何影响?

 

据悉,《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施行,10月底前完成下一年度落户指标分配,次年1月至8月将公示拟引进毕业生的信息。其中,在确认落户期限时,提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可协商选择工作满半年或三年办理落户。

人力资源从业人员表示,根据《办法》,“毕业两年内初次就业的毕业生”视为应届毕业生,可以有机会落户。这为企业后备人才储备提供强有力支持,将进一步激发高校毕业生留京工作的热情,提高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记者了解到,一些在京创新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或将更具吸引力。旷视科技负责人介绍,此次政策的出台,能够从源头上吸引人才留在北京发展,助力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企业将吸引更多优秀毕业生加入公司,激发公司不断进行技术迭代的动力。

作为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人才是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李长安认为,《办法》有力回应市场主体的人才需求,为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提供精准支持。